我校举办第四期思政课超级大课堂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06浏览次数:6

12月1日晚,第四期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课――超级大课堂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汪歙萍,上海市学生德育中心主任沙军,《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曹宁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涵锦,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部主任李国娟等应邀参加教学活动。

 

本期超级大课堂由我校联合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共同推出,聚焦主题为“百年梦圆,强国必霸?”。在“课堂好声音”环节,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同学们对这一主题的困惑和思政课教师、专家学者的观点。在“问题面对面”环节,由校外专家、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的四支队伍按照抽签顺序先后登上讲台,现场回答师生提问。各支队伍围绕主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说理透彻,深入浅出,赢得师生阵阵掌声。

在“思政锐观察”环节,特别邀请到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涵锦教授进行现场点评。他说,两个小时的教学活动让现场师生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四所高校思政课教学部门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通过集体备课、专家采访、现场互动等教学方式,为大学生释疑解惑、析事明理,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就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理论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很难由一门课或者是一个老师去完美解答,而超级大课堂这一授课形式把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学资源有效组合在一起,比较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2015年作为思政嘉华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文件,提出一系列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举措,为全面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次超级大课堂是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响应中央文件精神的一次重要尝试,也让现场同学亲身感受到老师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能够真心喜爱终生收益、毕生难忘课程所做出的努力和辛勤付出。

上海市学生德育中心主任沙军进行了总结点评。他首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感谢我校的精心准备和四所高校的热情参与,并向走上讲台的二十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说,超级大课堂是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品牌,体现了学科协同、队伍协同和校际协同三个特点。上海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是响应中央要求,让同学们真心喜欢上思政课,愿意上思政课,能够通过课堂得到想了解的知识,解决心头的疑惑。思政课教学改革也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希望同学们能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与老师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经过专家评委无记名投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汪歙萍宣布上海电力学院团队最终获得“优秀团队奖”。《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曹宁华为获奖团队颁奖。

活动结束后,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赵铮认为,第一次参加“超级大课堂”,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以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拉近了师生距离。教师、专家围绕现实问题,答疑解惑,充分展示了思政课的魅力。

上海建桥学院思政课教师李兰表示,作为一名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教学活动。两个多小时的课堂交锋相信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超级大课堂活动突破了以往课堂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其他各学科老师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本次四校联合的超级大课堂也为今后整合临港地区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思路,希望我校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食科4班学生乔薛特别谈到,第一次看到这么活跃的课堂氛围,第一次看到五个不同领域的老师为学生解答同一问题,加深了自己对一些理论问题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国贸2班学生安昕宇说,思政课超级大课堂是一种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授课形式,通过“问题面对面”这个环节,让学生现场发问,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现场回答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需要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视野。这种创新的授课形式,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让自己收获了在普通课堂上收获不到的经验和知识,受益匪浅。

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小刚,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焦娅敏,上海建桥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宋艳华,我校社会科学部主任董玉来,及四校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和500余名大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撰稿:孔维刚;摄影:秦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