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学校在军工路校区培训中心第二会议室举办了“五育并举”视域下的思政课考核方法科学化研讨会。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沙军、副处长杨长亮,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闵辉出席会议。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主持。
研讨会现场
闵辉在致辞中对教委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兄弟院校马院院长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马院工作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在破“五唯”之基于“五育并举”理念的高校学生评价改革实践探索项目中所做的前期工作,以及“五育并举”背景下学生评价的重点难点,思政课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五育并举”视域下思政课考核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
董玉来介绍了2010年以来我校思政课依据知行统一的原则,从“主观努力度”“知识积累度”和“行为实践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的具体做法,以及下一步“行为实践度”改革的具体思路。针对我校思政课考核方法的做法和下一步“行为实践度”的改革,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复旦大学马院院长李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院副院长陈鹏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马院曹景文教授、东华大学马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上海理工大学马院院长金瑶梅教授、上海电机学院马院院长范冬姣教授分别从思政课理论学习与行为表现相结合的路径,以课程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行为实践度考核指标设定与权重,如何既体现思政课的共性要求双突出每门思政课的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许多富贵的意见和建议。
沙军对我校思政课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下一步“行为实践度”的改革成果。他认为从三个度来改革思政课考核方法,是有益的尝试,对于思政课的考核方式改革是很好的靶向。思政考核方法改革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体现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时代性,引领性,技术性操作要体现思政课特有的作用,体现每门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闵辉最后讲话,认为“五育并举”视域下的思政课考核方法改革,一是有意义,要理论先导,从理论上解决考核改革碰到的问题;二是要完善方案,可以从专业性、导向性、技术性三个角度进行思考研究;三是可推动,思政课考核方法的改革可以先从某几个学校做试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完善。
(撰稿:王琳 摄影:孔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