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是继“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之后,我独立主持完成的第二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这两个项目可以算是我关于价值观研究的“上下篇”或“姊妹篇”了。从2011年第一个项目立项到2021年第二个项目结项,历时10年之久,从立项之初的“喜悦”到结项之后的“忐忑”,从结项“合格”到结项“优秀”,可谓“十年磨一剑”!其间,多少日夜,或埋首书海、或伏案劳作,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现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谈几点体会,求教方家。
选择·挚爱
我始终认为,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当选择了教师特别是中央党校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就注定要把读书、思考、写作、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读好书、写好文、讲好课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众所周知,在党校,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是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长远来看,党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学水平,所以,从成为“党校人”那一天起就应该自觉“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党校教学要有科研含量,党校教员必须要有“书底子”,潜心理论研究,如果对讲题没有扎实的研究,就不可能讲出思想的厚重感,就不容易让学员信服。
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发自内心的挚爱。在学术研究中,这种挚爱不是挂在口头上随便说说的,也不应该成为装点门面的好听词语,而应该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与求知渴望,这种挚爱来源于对知识、对理论、对学术的真挚情感和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术研究中,没有兴趣,事倍功半;有了兴趣,事半功倍。有了兴趣、有了挚爱、有了热情,才会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志定力,才会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孜孜探求,才会有不期而遇的灵感纷至沓来,才会有抑制不住的创作激情与渴望,到那时,文思泉涌才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价值观”研究是我这10年来持续关注、倾注心血较多的一个重要问题域和学术生长点。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正处在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价值观激烈变革和价值观念深刻反思的时代,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嬗变格局,由于多元、多变、多样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的持续涌现特别是一些错误思潮的恣意蔓延,致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重疑虑和困惑,这亟须并要求价值观研究有所突破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源头活水”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致力于从学理上分析、思考、回答这些问题。
坚守·静心
学术研究的课题成果可以一次次进行“鉴定”“结项”,但学问人生的路却没有完成时,没有终点,需要一辈子的坚守。学海无涯、人生漫漫,终点就是新的起点。从事学术研究,从来没有什么“速成班”,一切都是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也从来没有什么捷径,一切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今天,我们正处身比较浮躁的社会,要想实现所谓的“快速”成长,没有别的诀窍,唯有坚守!也就是说,我们要时刻叩问自己的内心,追问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到底想要什么?“吾日三省吾身”“认识你自己”,这个对于我们来说特别重要,而当你明确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要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洒脱,因为唯有坚守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苦尽甘来”。
实际上,生活中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坚守,从事学术研究尤其需要执着的坚守!200多年前,1816年10月28日,哲学大师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作《〈哲学史讲演录〉开讲辞》时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尽管两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哲学家黑格尔所描述的现象在当下依然若隐若现地存在着,他所揭示的问题在今天依然似曾相识、若即若离。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实际上,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静心沉思的过程,研究者必须是一个“有心人”,尤其需要葆有一颗安静之心。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能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写作、研究,甘坐冷板凳,不为浮躁所裹挟,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力作,这本身就是对真正自我的恒久追寻,也是对学术初心和社会良心的一种坚守。
诚实·冷静
对于一名学者而言,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诚实是弥足珍贵的,须知,“文章不写半句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研究,也没有发言权、不能乱说话。那么,到底如何研究?如何治学?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每每这个时候,我们都应该虚心请益马克思、自觉向马克思学习。毫无疑问,马克思是开宗立派、成一家之言的大思想家,向马克思学习,不必“言必称马”,但一定是行必依、事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此,恩格斯早就明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关于如何向马克思学习这个问题,我曾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向马克思学习》,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体会。我认为,从事学术研究,向马克思学习,就要学习他诚实研究、冷静钻研的治学精神。当年,马克思还在《莱茵报》工作时期,尽管不赞同当时在英、法等国流行的种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但他认为首先要进行“理论论证”,只有在“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直言:“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其实,在学问人生的路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也曾谆谆教诲我们:“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须知,“光荣的路是狭窄的”。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使命·责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横渠先生”张载为我们留下的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箴言。梁启超先生也曾说过,人,“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同样,从事学术研究,要有浓郁的家国情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老实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庆幸,赶上一个好时候,我们生逢盛世,不仅生活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又赶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我们能够坐下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从事教学科研,这首先是一件很值得感恩和庆幸的事情,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也不能辜负了中央党校“这块金字招牌”。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一个人自身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作为状况,取决于他在生命旅程中所遭遇到的他人以及召唤着他的种种可能的信念。所以,作为一名中央党校教师,做好学术研究是本分,搞好教学是本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信念,源于对党校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源于对党校教师之“本”的高度认知和充分自觉。我深知,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享有着这个时代赋予我们人生出彩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也遭遇着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必须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今昔,以便认清自己的实际状况。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从事学术研究,于我而言,就是要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有心人”,因为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更应成为我们一辈子的事业、志业。须知,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所以,我们所从事的学术研究绝不应该是完全沉浸于故纸堆中的皓首穷经,也不应该是“冷门”“绝学”小众化的自我欣赏,而应该旗帜鲜明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唯有坚定不移为党和人民做学问,我们的学术生命之树才会四季常青,学术人生之路才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