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中的问题及化解”讲座

发布者:王琳发布时间:2025-05-03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了以“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中的问题及化解”为主题的讲座。讲座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史宏波教授担任主讲人,旨在深入探讨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结合问题,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辅导员及研究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陈艳红主持。

史宏波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曾获2017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上海市教委阳光学者等多项荣誉,入选教育部首批网络教育名师培育计划。他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价值观建设比较研究,成果丰硕,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

讲座中,史宏波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联系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要善用“大思政课”并将其与现实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史教授提到,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哗众取宠、教学过程娱乐化”的现象,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过度使用段子甚至低俗内容,冲淡了理论的严肃性;此外还存在“坐而论道、教学内容空泛化”的问题,教师忽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理论素养难以提升;同时“教学案例随意化”也是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部分教师选择案例时缺乏针对性与时代性,难以有效辅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针对这些问题,史宏波教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他认为,思政课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通过生动案例进行解释,同时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与说服力。教师应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避免“大而无当”的问题,确保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他还强调了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指出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会导致学生思考能力的弱化,教师应合理运用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为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史教授还提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说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边界,避免过度追求情感共鸣而忽视理论教学。同时,要注重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的解读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他呼吁广大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要求。

在提问环节,学院青年教师向史宏波教授请教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教改论文,尤其是选题方向和提升学理性的问题。史教授建议选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强调选题需“辣眼睛”,突出创新性和实用性,鼓励青年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有深度的研究内容。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会教师和研究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让他们对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充满期待。



(撰稿、摄影:李彤)